找到相关内容379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经量瑜伽行派

    之无间境的共作者的---感官知为等无间缘所生者,是为意识知。」[13]也就是说,假如我们总合心的感性的次第,第一剎那、感官→第二剎那、感官知→第三剎那、心的感性。由于所有存在都是剎那生灭,作为感官...是感知的流向,另一则是「依心而来的认识」(意识)的流向。譬如说,当我们面对着青色这一对象时,我们有青色的感官知,同时也青色的心的感性。心的感性虽不能个别地为感官知所认识,但我们却不能说他不存在。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861037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所以功德最大。心相续能够不知昼夜地住于禅定三摩地中,也远不及认识平常心的重要,因为普通的禅定是与世间相共的,不能解脱生死大事。  依四种灌顶渐次修习次第法,知触相、知声相等皆是五方佛自性,甚至面见...,《入菩萨行论》、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,都有很好的教授。浅言之,如果因为自己的行为错误,导致了事件的发生,那么,自身应诚心忏悔,我们没有理由去瞋怨他人;如果是他人不对,应将对方作病人想,慈悲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导读(一)

    心识的两种功能作观察。在藏密宁玛派的教授中,“次第”,是对两种功能作分别观察,“圆满次第”,则是对两种功能作同时观察。若能离观察,则已开始进入“大圆满”的境界。   因此,我们必须站在实修的角度来...自然清净,一者依禅定力离刹那之污染。(详见《四法宝蔓》附录,拙译《中观宗宗义》,敦珠法王造论。)   这两种离垢,前者即是不脱、不离、不异一切烦恼藏的“不空如来藏”,后者即是若脱、若离、若异一切烦恼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663964.html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1)

    地象征中,次第的成就仅能令生者趋死,圆满次第的成就则同时令死者转生,与金刚总持无别的帝洛巴就是这样神奇的一位  人间上师,能自在善巧的运用一切方便教化弟子。  编者  谨志  第一部分  帝洛巴依...代表六根与控制力,也就是以此外相形物的展现,来秘密诠释成就瑜珈行者帝洛巴对气的驾御能力。 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才见到帝洛巴时,却因看到帝洛巴正将网的一条活鱼给生吞活咽下去,当场令那洛巴心中万分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564248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能力。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才见到帝洛巴时,却因看到帝洛巴正将网的一条活鱼给生吞活咽下去,当场令那洛巴心中万分的反感及疑虑,此时帝洛巴随口问:“什么是?什么是死?”并将吃下的鱼吐出,吐出的鱼儿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。帝洛巴又说:“死就是,生就是死!”这令那洛巴刹那间得到非常大的加持及证悟。金刚乘的成就悉地象征中,次第的成就仅能令生者趋死,圆满次第的成就则同时令死者转生,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殊胜菩提心

    ”,是指空性智慧而言。《大菩提心经》中世尊告迦叶菩萨:“诸法如虚空无相,本来光明清净,即称为菩提,与彼相应前所未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。”  从次第分,菩提心有五种:愿菩提心、行菩提心、胜义菩提心...有人认为这是大乘共同道,比不上深奥的二次第:密宗修法中的次第与圆满次第。等法门就将它摈弃,导致现在修菩提心者为数极少。  噶当派祖师说:“如果没有菩提心,纵然人三摩地、耳边有人击鼓也都浑然不知,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5268010.html
  • 依师和皈依三宝

    。”郭仓哇大师说:“次第虽然多,观想上师法最胜。”《阿底续》中说:“放弃睡眠与喧嚣,历劫观修圆满道。不比心头一刹那,观想上师十之一。”密宗无论哪一派,无论修什么法,都把上师相应法当作根本法。  对...广说为方广;信心等之理为本生;略说一义后说其解释为论议;宣说稀有精华义为希法。  证法,是指导行者通过戒、定、慧三学,而次第证悟的显密方法。如闭关修四加行,或从具德上师那里得到传承,并且按照他的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868595.html
  • 拉萨四大“林”的历史由来

    尊称为巴索,并被追认为功德林达擦活佛的第一世,著有有关时轮之次第和圆满次第等多部教理经典。1463年任第6位甘丹赤巴,任职10年后的1473年在甘丹寺圆寂。他是达擦活佛世系中唯一出任过甘丹赤巴的...先后涉足管理并建立各自的寺院,格鲁派的三大寺就是典型代表。五世达赖喇嘛·阿旺嘉措在得到信奉格鲁派的新疆、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帮助下,于1642年推翻了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,在拉萨建立格鲁派...

    布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5368857.html
  • 摩诃止观义例科

    后三大章。大意中有广解中无。十种境界。正观中有四三昧无。虽互略无义必通具。  【科13】六者文行不同。如十境十乘次第。十禅浅深竖破法遍。文虽次第行必随人。十禅何必自浅阶深。竖破元为显于不二。或随竖...实。约人约行破会同时。如照权了实。照权名破了实名会。是故今文为显理故。不同玄文专在判教。凡有释义破必居先。故今偏圆借彼释名。次第则别。  【科16】九者行解不同。如五略分别十章。引证破古问答料简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1269649.html
  • 唯识五遍行心所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

    心理作用。从五遍行心所,可以清楚地了解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。因此,在对五遍心所的概念作了具体分析之后,有必要对五遍行心所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一系统的分析比较。  1、作意与触  作意与触的次第是一个值得...行心所概念简析  五遍行心所是指: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。这是五种普遍发生作用的心理活动。任何心念的都伴随着这五种心理作用。唯识学认为,这五种心理活动具有四种“遍一切”的特性:遍一切性、遍一切地、遍...

    廖乐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773550.html